加快产业变革 实现化工大省新跨越
发言人:民盟山东省委会 蒋文强

    发布日期:2023-01-14  浏览量:

  化工是山东的“老大哥”产业,具备丰富的产业层次、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在税收、就业和民生保障中发挥着“顶梁柱”作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化工行业已成为转型升级的“刻度尺”“风向标”。中共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端绿色安全发展,实现了化工产业的浴火重生。

  相比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产业结构偏重,初加工产品占比高,精细化程度低,整体盈利能力不强。2021年全行业总利润率6.36%,低于江苏的10.51%和浙江的9.76%;园区集聚作用尚需增强,起步晚、规模小,缺少像巴斯夫、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国际级炼化项目;技术研发后劲不足,中小企业普遍投入不高,多是“修修补补”,革新产品少;融资渠道偏窄,受产业政策、传统思维等影响,多数被列为限制类,银行贷款难,直接融资更难。

  2022年11月,省委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的召开,吹响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号角,化工产业理应“打头阵”“当先锋”,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闯出新天地,塑成新优势,当好产业大省的“中流砥柱”。为此,建议:

  一、聚力“内强、外扩、提质”,完善园区设施,统筹资源使用。园区是化工企业生存的土壤,从散乱到入园,是化工“涅槃升级”的不二选择。要最大限度倾斜要素资源,提升安全环保和信息化服务水平,用充足的“养分”呵护企业茁壮成长。应大力提升园区发展内涵,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产业大脑建设,推动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互通,完善安全生产、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基础平台,构建政府—园区—企业三级联动的管理服务体系。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设立要素池,对腾出的土地、能耗、环保等指标,进行省级收储,重点向示范园区倾斜。统筹考虑能源、排放、环境因素,对存量和新建项目开展质量诊断,进行分层管理。

  二、聚力“建群、创新、攀高”,推进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大生态。相比兄弟省份单体项目投资大、链条长,我们的优势是产业覆盖面广、配套齐全、集群雄厚,要握指成拳聚合力,扬长补短、固强补弱,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弯道速滑,实现迭代升级。一是增强链条带动力。围绕裕龙岛项目和万华、东明石化等龙头企业,以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合作为纽带,组建联合体,带动上下游耦合协同,加快构建“雁阵形”发展格局。二是加快创新提水平。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重点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联合攻关革新技术。针对中小企业科研经费申请难、课题立项难,应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作用,联合开展项目申请、技术协作,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体系。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强筋骨。持续推进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聚焦源头、过程和终端,推动用能结构转型,加快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强强联合战略,锚定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加速沙特阿美与能源集团合作项目落地,打造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产业龙头。

  三、聚力“做优、做强、做足”,突破关键制约,营造连续稳定的大环境。鱼儿离不开水,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谈化色变”到“破茧成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一是做优环境促发展。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工艺流程和安全环保标准,消除公众疑虑。抢抓俄乌冲突欧企外迁机遇,吸引欧企入鲁,开展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经贸合作。二是做优监管促发展。坚持超前引导、市场主导,不搞“一刀切”,给予中小企业跟进调整时间、空间。突出专业监管,以从业者和专家为主力,组建专门队伍,让“内行人”办“行内事”,为企业释压,让监管落地。三是做强融资促发展。发挥政府基金引导撬动作用,通过股债结合、投贷联动、基金联合等方式,重点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倾斜,破解资金瓶颈。

 

 

单位及职务: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界别:教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地址:济南市泉城路73号 邮编:250011
鲁ICP备0503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