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山东省委会建议整合资源构建体系 破解海洋科技创新的“山东之问”
    信息来源:联合日报    发布日期:2023-01-12  浏览量: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民盟山东省委会就海洋强省战略实施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海洋科技领域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整合全省国内顶尖的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构建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向海洋科技创新主峰发起新一轮冲锋。

  瞄准世界海洋科学前沿,加快突破海洋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支持“透明海洋”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并牵头实施,抢占全球海洋科技制高点。聚焦海洋空间利用、海洋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深海和极地科技前沿,超前开展新一代海洋卫星三维高分遥感、海洋物联网、水下通讯导航等颠覆性技术研发,力争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在深远海设施渔业、智慧港口、海工装备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攻克水下连接器等通用基础硬件及软件、海洋传感器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增强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搭建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全球海洋前沿科技研发高地。加快建设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争创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塑强海洋科技创新“核心力量”。加快建设海洋大数据中心、海上综合试验场、深海钻探、高速水动力、深远海船联网、智能航运等综合实验科学设施。

  促进创新要素叠加聚集,创建海洋特色区域综合科创中心。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沿黄流域出海口的龙头作用,加强跨区域、跨领域创新力量优化整合,全力争创以海洋为特色、以核能氢能、智能制造、煤炭清洁利用、工业互联网、超级计算为主要方向的济-青区域综合创新中心。立足济青两地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基础优势,加快布局大科学装置,进一步整合沿黄达海大通道科技创新资源力量,放大优势。

  推动实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以“揭榜挂帅”为抓手,加强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头部企业、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以共建实验室、联合研发等产学研合作模式,采取股权投资、首台(套)补贴等方式建立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激励机制,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破解海洋“科研势能强劲、产业动能不足”的“山东之问”。加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经纪人培养,吸引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涉海的创新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入驻山东。推动成立海洋科技创投公司,设立海洋产业基金和海洋科技创投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海洋科创投融资激励,建立海洋技术创新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地址:济南市泉城路73号 邮编:250011
鲁ICP备050389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