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

图片
浙江省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情况
  发布日期:2023-11-27 21:01  浏览量: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多发,应急救援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在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不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以高水平安全确保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应急预案建设方面

(一)统筹推进,构建完善预案体系。全省每年将预案修订列入年度计划,年终进行考核。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作为预案体系建设的牵头负责部门,主动作为,加强和相关部门、责任单位的对接,统筹好各类应急预案的修订、衔接和审核工作,指导应急预案及预案支撑性文件(预案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的修订完善,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修编质量和预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全省已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47万余件,内容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个领域,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

(二)数字化牵引,加强电子预案数据库建设。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坚持通过数字化改革的思路来解决矛盾和问题,引进数字化手段来提升预案管理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建立全省统一的预案数据库,加快开发完善电子预案平台功能模块,实现省市县预案数据共享。目前电子预案平台内已录入全省各市共4000余个预案,初步实现了省市县预案数据共享、精准调取和修订演练动态管理。

二、应急演练方面

(一)精心组织,层层部署

为深入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确保取得实效,我省及时下发了《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做好好2021年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紧贴实战设置演练课题,围绕组织指挥、力量投送和现地处置灵活选择演练形式和方法。各地对演练活动方案、重点内容及有关要求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分行业、分领域进行全面演练,广泛动员,形成市、县、镇、村和企业的公司、车间、班组以及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全方位进行演练,不留死角。

(二)突出重点,形式多样

结合我省经济结构、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应急演练活动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真实性和协同性为侧重点,强化提升大兵团作战能力。我省进一步转变理念,立足于“抗大灾、救大险”,动员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一体作战、信息化作战、跨区域作战,推进应急演练服务于实战、服务于重大灾害事故应对。如2021年防台风综合演练是历次防汛演练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演练,省市县三级组织者约180人,参演者约800人,组织转移群众约6000人次;首次采用“线上桌面推演+线下现场实战”模式,借助5个现场演练点的“实战模拟”检验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流程,检验组织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首次融合数字化平台应用,全面检验风险“五色图”等创新成果,坚定了数字化改革牵引防汛救灾的发展方向。

二是以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高危行业企业及社会救援为重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形式既有理论知识讲解、现场实操,又有情景体验。演练科目涵盖自救互救、事故报告、人员疏散、形势研判、指挥调度等,开展了安全知识和心肺复苏、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等救治知识普及教育,传授消防逃生、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交通事故、野外遇险等诸多自救应急措施。

三是强化基层演练,扩大演练参与度和覆盖面。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应急演练,如对辖区应急队伍的抢能力、应急能力演练,演练涉及高层住宅、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突出了疏散、逃生以及自救互救等演练内容。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长隧道交通事故应急演练;浙建集团组织开展建筑施工超高支模架塌事故应急演练暨万人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启动仪式;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开展火灾人员疏散演练等,普及应急知识、技能,切实提高受灾受困人员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强指导,确保实效。为准确掌握演练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人员重点参加各单位组织的地质灾害、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施工、防台防汛、森林火灾等应急救援演练,深入现场进行指导。演练结束后,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评估,指导各单位搞好预案的修订完善。演练中,各有关单位坚持“三贴近”和“三面向”,按照活动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针对行业事故隐患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产一线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了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意识。

    三、救援队伍建设管理方面

(一)建管并重,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力量体系。2018年以来,先后推动出台《浙江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加强全省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意见》《全省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8个,规范指导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5年来,通过不断整合现有应急力量、应急资源,调整优化布局,初步打造了以危化、矿山为主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骨干队伍,队伍遍布全省、救援范围涵盖水域、山地和城市等多种环境的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覆盖全省70%以上县乡的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与8架应急救援直升机、20支地面航空应急救援示范队伍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线力量覆盖全省、骨干力量节点支撑,能快速反应、立体作战,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二)多措并举,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能水平。组织业务培训,5年来,与省地震局、省总工会、省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技能培训100余次、培训人员12000余名。开展技能竞赛,省级每年组织一次事故灾害应急救援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和比武活动带动整体水平提升,2023年还将组织首届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技能竞赛,引导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在同场竞技中开拓眼界、互学优长,实现共同提高。2019年,我省组队参加首届全国社会应急力量竞赛,取得了水域类别第一、绳索类别第二和第七、破拆类别第七的好成绩。强化实战检验,先后经历了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2020年温岭“6·13”槽罐车爆炸等灾害事故检验,部分队伍跨省参与了2020年安徽铜陵防汛抗洪、2021年郑州水灾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2023年年初,公羊队还走出国门参与了土耳其地震救援,充分展示了浙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成果。

(三)积极扶持,夯实应急救援队伍发展基础。政策保障上,先后制定出台《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做好抢险救援力量快速通行协同保障联动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补偿办法(试行)》,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救援行动提供免费快速通行和事后补偿提供依据。财政支持上,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000至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直接补助和支持优秀专业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和森林防火力量建设,投入50至100万元用于购买一线队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5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近1亿元。荣誉激励上,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组织“最美浙江人·最美应急人”评选,先后共50余名应急救援人员被评为最美应急人。

四、社会应急力量培育方面

(一)合理统筹重规划。先后制定出台《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培育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省级社会应急力量培育规范》,确定省、市、县三级到2021年培育不少于200支符合标准的社会应急力量。2022年,又升级工作措施,制定《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深化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培育和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迈进。截止目前,我省按照规范标准已培育完成205支队伍7000余名核心救援队员;择优审定了16支省级社会应急力量,建立考评进退机制。

(二)示范带动树典型。省政府将社会应急力量培育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我们采取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社会应急力量建设;重点挖掘16支省级社会应急力量在党建工作、队伍管理、装备配备、训练演练等方面的典型特点重点培养,如在义乌紧急救援协会设立装备建设展示基地、在海宁海豹救援队设立党建工作示范点、在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设立全省水上救援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三)训赛并重练技能。近年来,共组织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培训90余次、培训人员10000余人,同时从16支省级社会力量中累计选派业务骨干260余名,协同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水域、绳索和破拆等专业技能培训;此外,我省还通过技能竞赛和比武活动带动整体水平提升,2020-2022年连续三年举办省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在同场竞技中开拓眼界、互学优长,实现共同提高。今年,我省计划完成40%以上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测评,选送一支队伍参加国家级能力测评。

(四)资金扶持促发展。省财政每年投入400万元、近三年已累计投入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直接补助和支持优秀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另外今年从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省级层面为2000名核心救援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市、县(市、区)同步加大对社会应急力量的扶持力度,近四年累计投入价值1亿元的资金和装备用于扶持社会应急力量建设。

五、航空体系建设方面

(一)重谋划,在顶层设计上力争高起点

1.提高站位定思路。立足我省“三地一窗口”和“高质量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站位高度和省情特色,由厅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工作专班,反复研究确定了“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总体建设思路。

2.群策群力定方案。组织省级相关部门、领域专家以及相关通航企业、通航机场等部门和单位高频次会商、反复研究,经省政府同意后出台了《浙江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全面细化33项任务清单,逐一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

3.科学统筹定目标。在布局5架常态备勤直升机、单点覆盖半径100公里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全省范围45分钟响应的近期目标、30分钟响应的中期目标和15分钟响应的远期目标,力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抓建设,在推动落实上坚持高标准

1.优化布局备勤基地。根据全覆盖要求,结合我省灾害事故特点,分别在杭州建德、宁波宁海、温州永嘉、嘉兴桐乡和金华东阳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了5个常态化备勤基地,有序推动临时起降点建设,至2023年8月份累计建设完成312处直升机临时起降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常态实施全时备勤。2020年7月1日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派驻5架全灾种直升机开展24小时常态化备勤,并配备医疗救护、海上救援、森林灭火和卫星传输等装备,与原有3架航空护林直升机统一编组,形成了5+3的航空应急救援机群,满足全灾种全时段航空应急救援需求。

3.积极研发调度系统。我们按照数字化改革的要求,组织力量研发了航空调度信息系统,统一录入航空应急资源、规范调度流程,共录入8架直升机、26名观察员、66名飞行员、5个通航机场、312处临时起降点和208个取水点,共享应急救援队伍信息674条、应急专家2979名、应急物资储备场所3469处,初步实现了航空应急救援快速高效调度指挥。

(三)强保障,在工作合力上拧成一股绳

1.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和协调省财政新增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安排预算9500万元,为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

2.制定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出台内容涵盖联席会议、地面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道路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地面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道路交通航救援等相关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3.建立合作机制。先后与省民航浙江安全监管局、省机场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就共同推进体系建设、信息通报、协同应急、力量共建、低空飞服等方面达成合作。

(四)促实战,在拓展应用上谋求新突破

1.全力投入应急救援。先后成功实施了舟山海岛紧急医疗救护、衢州化工厂气体泄漏伤员转运以及5起海上搜救任务,尤其是2021年10月17日,一艘浙江籍渔船在江苏海域遇风浪沉没,我省第一时间调派2架直升机双机联动,长途驰援江苏,远离海岸线200公里实施海上搜救,在实战中检验了长三角一体化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2.高效参与灾后巡查。充分发挥直升机设备先进、快速灵活的特点,先后参与完成了新安江水库9孔泄洪、“黑格比”台风等灾后巡查任务,第一时间掌握台风灾害影响情况,为灾后复盘评估提供了快速精准的空中影像资料等数据支撑。

3.积极参加演练宣传。三年多来,先后参与各类应急演练63余次,宣传受众达8万余人,联合安徽、江苏共同举办了森林防灭火、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处置暨航空应急救援等联合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现场处置协调与区域联动方面

(一)积极探索,建立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官制度。2018年机构改革后,应急指挥面临系统重建和制度重塑,特别在事故灾害处置实践中,还存在现场指挥架构不清晰、运行不顺畅、统筹机制缺失、组织指挥效率和协同能力低下等问题。为此,我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充分借鉴广东省、北京市和西安市等地经验做法,系统梳理分析“利奇马”台风和温岭“6·13”槽罐车爆炸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按照问题导向的思路,研究制定《浙江省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从实施情况看,现场指挥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场管理向统一高效、运转有序方向发展。

(二)区域联动,全面推动长三角应急管理一体化。我省牵头起草制定了长三角区域应急联动协调八项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组的联席会议和各项活动。三省一市加强沟通协调,2020年至2023年,连续4年共同研究制定了年度专题合作工作要点,定期组织参加专题合作组会议,推动工作落实。强化交流合作,重点抓实信息和资源共享、防汛防台、联合演练和大型活动等工作领域的协同配合,多次联合组织危化和森林防灭火演练、共同举办首届长三角应急博览会,提升了应急管理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地址:济南市泉城路73号 邮编:250011    
鲁ICP备05038982号 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