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会议活动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 > 十二届五次会议专题报道 > 大会发言
提升应对极端气候能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韧性
    信息来源:民建山东省委会 范虎    发布日期:2022-01-24  浏览量:


 

  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暴雨事件呈现加剧趋势,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不断出现。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统计,相比其他极端天气事件,暴雨洪涝在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占比较高。2007年济南“7·18”特大暴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和去年郑州的“7·20”特大暴雨,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显示,中国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高温、强降雨等极端事件增多增强,中国气候风险水平趋于上升,城市防洪、防涝工程很容易被瞬时的超标降雨击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以2021年汛期为例,我省因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分别减少89.03%、99.75%、95.21%,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

  虽然我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取得了较大成绩,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极端天气气候具有发生概率小、危害大、社会影响显著等特点,由于常年未有发生,防范意识松懈,减灾措施、物质储备跟不上,导致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中也暴露出监测预警不够精准、指挥机制不够高效、减灾基础设施薄弱、救灾能力不足等短板。

  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面对严峻的极端气候增多形势,我省应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努力将损害程度降到最低。建议:

  一、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夯实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预测预警体系,减少无效报警频次,提升气象服务的精准预报能力和精细服务水平。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短时临近预报以及面向重点行业的自然灾害影响预报,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有效采取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多年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承灾能力数据基础上,加强相关信息耦合和精细化数据分析,形成对城市防汛防御能力的综合评估与量化,明确综合防御能力的极值,真正做到底数清。

  二、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尽快健全气象、水文、自然资源、海洋等监测部门发、行业主管部门转、社会媒体播的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机制,针对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进行定点定向预警。扩大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微信、手机客户端、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有效途径,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知识,提醒有关企业、单位和个人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和出行。培育市民减灾防灾文化,引导市民认真学习防汛自救知识,让应急能力发挥应有作用。

  三、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完善的极端天气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协调联动机制,在灾害预警、紧急泄洪、应急救援、调用抢险物资、交通管制等方面加强横向联动,重点提升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设施设备和管网的防范能力,加强天然气、燃煤等生活保障物资储备,防范各类能源、物资供应紧张,确保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针对公共通讯设施易受灾害破坏等问题,应研究建立独立的应急无线通讯体系,保证通讯指挥顺畅。

  四、推进气候韧性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中型城市日益复杂的立体交通网、人流密集的地下轨道交通、各类深埋管线网络、多层地下车库和人防工程等都对风险防控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以危险化学品、油气输送管道为代表的重大危险源时刻考验着城市的防御能力。我省应当加快编制适应省情的基础性、综合性《综合防灾基本条例》,明确防灾减灾各个环节建设要求,确定各部门的责任清单,并根据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要求,加快修编《抗震防灾条例》等。通过立法明确综合防灾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法定地位,助推韧性城市建设。在总结借鉴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省内选择部分基础较好的城市,率先开展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试点,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经验。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民建山东省委秘书长

界别: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