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会议活动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 > 十二届五次会议专题报道 > 大会发言
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 保护修复盐碱地
    信息来源:张义泉 刘甦    发布日期:2022-01-24  浏览量:


 

  山东有着丰富的盐碱地资源,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亿公顷盐碱地中,山东就有2000万亩。长期以来,受盐碱困扰,很多地块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下,开发利用盐碱地已成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点。耐盐碱植物在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资源,是落实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创新利用好黄河流域盐碱地的当务之急,对于解决当前和未来资源、生态及农业农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

  一、聚焦种质核心,做好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选育。种质资源是耐盐碱植物开发利用的核心,但我省尚未建立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及信息共享平台,在掌握盐碱土壤及其特有的耐盐碱植物的基本信息方面仍有很大不足,尤其是对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状况的数据掌握不详。应加大对已有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储存和利用,统筹安排区域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系统性普查,摸清现有种质资源的家底。制定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标准,科学分析其表型和基因型,将优异特色资源编目入库入圃安全保存。建立耐盐碱特色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为精准施策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二、突出经济效益,推进土壤生态化改良。我国盐生植物资源丰富,约有587种,共计71科,241属,占世界盐生植物总量的7.1%。耐盐碱植物可在大多数植物无法耐受的高浓度钠离子和氯离子环境下生长,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改良盐碱土壤,成本低、效果好,是最生态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近年来,人们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量剧增,十年间出口量翻了三番,药用植物的高价值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比如,枸杞是一种常见的耐盐碱植物,种植枸杞、生产干果已成为宁夏等西北盐碱地区的特色产业。我省盐碱地广泛分布的柽柳,也是一种典型的泌盐盐生植物,根部寄生的管花肉苁蓉是非常珍贵的药材。此外,麻黄、甘草、白刺、罗布麻、骆驼刺等,通过人工栽培,都具有建立特色产业的潜力。应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这些具有药用价值的耐盐碱植物,调动农业企业、农户改良土壤的内驱动力,将农民由被动进行土壤改良转变为以经济利益驱使的主动修复,真正让药用耐盐碱植物成为当地居民增产增收的“白马股”,实现盐碱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着眼宜居宜业,加速盐沼湿地保护修复。我省盐碱地主要是盐沼湿地,有大量的沿海滩涂、盐田地及滨海盐碱荒地。应立足生态保护、宜居宜业,探索建立盐沼湿地综合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标准、模式,发展生态高效的农林渔业。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耐盐速生树种,尽快对盐沼湿地进行绿化,形成稳定且具有丰富景观效果的植物群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建设盐沼湿地公园和生态园,发挥其调节区域小气候、实现水平衡、调蓄洪水的独特作用,努力把人迹罕至的废弃盐沼湿地改造为野生动物的“美丽家园”,打造成为人民群众亲水休憩的休闲空间。培育、引进和推广白榆等耐盐优质树种,在盐碱地营造碳汇林、饲料林和战略储备林,助力盐碱地绿色屏障建设,实现生态价值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单位及职务:民革省委常委,东营市政协副主席 

界别:民革

单位及职务: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

界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