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

图片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情况及发展思路
  发布日期:2022-09-15 11:22  浏览量: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整车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逐步增强,电动化、智能化水平逐年提升,国际化水平保持领先,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面向“十四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省委、省政府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了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建设汽车强省,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一、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2021年,我省汽车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8家(较2020年净增73家),行业营业收入约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全年汽车产量150.3万辆,居全国第7位,同比增长29.5%,占全国比重5.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5.2万辆,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同比增长1.4倍,占全国的7%。2022年1—7月,全省汽车产量85.1万辆,同比增长15.9%。其中,新能源汽车23.5万辆,同比增长143.5%。安徽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整车产品品类丰富。已经集聚了江淮、奇瑞、蔚来、长安、比亚迪、大众等头部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既有自主品牌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既有传统汽车企业,也有造车新势力。产品品类丰富,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奇瑞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全年出口汽车实现26.9万辆,同比增长1.3倍,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实现了从“单纯贸易”到“品牌输出”的转变,海外用户累计已达200万。蔚来汽车2021年累计销售9.14万辆,同比增长109.1%,新能源汽车单一车型销量排名全国前列。江淮汽车轻重卡均位列细分行业前列,汽车出口进入全国前十。中集瑞江专用车领域优势明显,罐车、瑞弗特种车、纯电牵引车、搅拌车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二是零部件产业基础雄厚。形成合肥、滁州、六安、芜湖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涵盖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关键材料、智能网联等汽车全产业链。成功构建布局紧密、生态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形成涵盖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等多系列、多品种的驱动电机产业体系。集聚全柴动力、杰锋动力、伯特利、中鼎集团、国轩高科、巨一动力、明天氢能、杰发科技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技术领先的中小功率柴油发动机、进排气关键零部件、制动系统、橡胶密封件、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芯片等产品。

  三是研发创新能力突出。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等在汽车领域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校院所。建成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交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设立电磁兼容、整车动力性能、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等各类大中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车百智库研究院正式挂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科大讯飞在语音交互、视觉交互、多语种语音语言等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中电科38所已实现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驾驶环境感知系统量产化应用。

  四是配套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全省已建成充电桩14万个,车桩比达1.24:1。合肥、芜湖等城市主城区基本实现2公里充电服务圈,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已配备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已建有充电基础设施政府监管服务平台、远程监控及数据服务中心、车联网共享数据中心与运营管理云服务平台等决策咨询和数据共享平台,有力支撑了行业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初步形成汽车销售流通、维修保养、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等服务发展格局,汽车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智能汽车、车联网测试示范,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5.7万个,促进基于5G的城市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全长4.4公里的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已正式开通。

  二、安徽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营造产业生态。编制“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组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母基金,形成三个规划一个政策一个主题母基金的支撑体系。

  二是推进“双招双引”。成立省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开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双招双引”。今年1—7月,省市专班领导会见汽车领域企业325批次1970人次,全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共505个,总投资5424.3亿元。4月29日,蔚来ET5首批试制车下线;6月23日,大众安徽项目首台试制白车身下线;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首车下线。

  三是贯通产业链条。2月26日,召开产业链发展推进会,组织上下游供需对接,共签订产业链上下游意向采购合同10个,采购总额277亿元。6月16日,在宁国市召开产业链企业座谈会,推动中鼎集团、保隆汽配、天成电气等零部件企业与江淮、奇瑞、蔚来、大众、华菱深入对接,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建立重点产业链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蔚来、大众、比亚迪等重点企业就近建设布局配套产业园,满足产业配套需求。6月10日,六安市政府与蔚来汽车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共建六安经开区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区,打造铝压铸低碳循环全产业链。

  四是强化研发创新。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和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组织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动力电池、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车百智库研究院正式挂牌。

  三、下步打算

  一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将依托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重点围绕动力电池、车规级芯片及车载操作系统、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聚焦产业“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完善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竞争赛马等机制,扩大优质科技成果供给。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布局省基础研究项目。

  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将在现有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40所本科高校197个本科专业点、48所高职183个高职专业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结构。广泛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加快场景试点示范。将以国家换电模式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等为依托,借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经验,加大“车、路、云、网、图”及场景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以场景招引产业链优质企业落户。

  四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将按照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要求,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充分运用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深入精准实施“双招双引”。

  五是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将抓紧组建设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主题母基金,构建母子基金体系,以股权方式支持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实《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地址:济南市泉城路73号 邮编:250011    
鲁ICP备05038982号 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