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县 > 济宁市

济宁市概况

发布日期: 2022-04-18 

  济宁市地处鲁西南,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接地带,东临临沂市,南连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西与菏泽市接壤,北与泰安市毗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辖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鱼台县、嘉祥县、金乡县、汶上县、梁山县,还有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太白湖新区。2019年末,常住人口835.60万人,面积1.1万平方千米。这里是孔孟桑梓之邦,中国大运河咽喉要冲,被称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

  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华始祖伏羲女娲部落族群所在地,也是黄帝、颛顼、少昊、舜帝等五帝的故乡,夏代为仍国等地,周代为鲁、邾、齐、任、茅等国之域,汉属鲁国、任城国、山阳郡等。北魏复置任城郡,辖任城等县。元朝升为济宁路,治巨野,领三州十六县,任城为济州治;洪武年间济宁府降为州,属兖州府。清雍正年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1913年,济宁直隶州改为县。1946年1月,设济宁市,市政府驻济宁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济宁市的行政区划有多次变动。1950年为滕县专区,1959年为济宁专区,1983年,济宁地区撤销,济宁市升为地级市。

  名人荟萃。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鲁国人叔孙豹,儒家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汉代儒学大家韦玄成、孔安国、何休,白衣尚书郑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王粲,魏晋名医王叔和,南北朝时军事家檀道济,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晁补之,元初礼部尚书曹元用,明代农民水利家白英,明清两代驻节济宁治理大运河的宋礼、潘季驯、靳辅、林则徐等188位河道总督,《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清代大书法家孔继涑、桂馥,清代军机大臣孙毓汶,民国总理靳云鹏、潘复,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赴“巴黎和会”伸张正义的山东代表孔祥柯,历代孔子嫡孙孔鲋、孔令贻、孔德成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烈士王杰等等,或生长于斯,或工作于斯,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美名。

  资源丰富。济宁地处黄淮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农用地面积76.78万公顷(耕地60.36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50.0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8.6%。平原面积占65.6%,低山丘陵占23.8%,湖泊占10.6%,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区。济宁境内大部分属于淮河流域。在古代泗河水系和京杭大运河水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南四湖为中心的现代水系。南四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湖泊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长126千米,东西宽5至25千米,湖面面积1266平方千米。微山湖生物资源丰富,自然鱼类、水生动物、植物和水鸟品种数量众多,被誉为“日出斗金”。

  名胜古迹。济宁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勇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彩无边的才子文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即“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中国大运河济宁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247处、市级378处,拥有鲁国故城国家遗址公园和南旺水利枢纽遗址公园两处国家级大遗址公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省首位;登录可移动文物130多万件,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三孔四孟、水泊梁山、河湖湿地、中都佛苑、运河古迹享誉四方,形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旅游格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中,曲阜、邹城两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三孔”中的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为海内外现存2000多座孔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孔府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有明清文书档案6万余件,是中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林区占地3000亩,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邹城孟庙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庙宇,孟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地方,孟林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尼山脚下的尼山孔庙及书院是孔子出生地,近年来建设了尼山圣境,有大学宫、72米孔子像和尼山书院酒店,工程精美,蔚为壮观。卞桥位于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的泗河上,始建于晚唐时期,时代仅次于赵州桥,为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始建于明朝的济宁东大寺位于济宁市中心古运河河畔,是全国五大清真寺之一。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是东汉时期武氏家族墓地的石刻,被誉为“汉代百科全书”。少昊陵是五帝之一少昊的陵墓,也称“东方金字塔”。全市有 A 级景区131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17家,获评17家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0.17亿元,税收收入538.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01亿元。

  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全力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华为山东大数据中心、华勤卡车轮胎等159个项目建成投产。兖矿集团上榜世界500强,如意科技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个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18家企业入选省级以上“瞪羚”企业,3家企业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21家企业获批省“隐形冠军”企业。新增华润集团、光大国际等4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方特复兴之路文化科技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入驻济宁市。开通了兖欧班列。县域美丽乡村规划实现全覆盖,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81%,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市级58个。农村公路网化实现全覆盖。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和都市区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突出太白湖新区作为城市功能核心区的引领作用,构建“一环八水十二明珠”大生态环和“一环四联”城市快速路大交通环,推动运河文化经济带、洸府河生态休闲带、泗河绿色发展带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蓼河新城、运河新城、颜店新城、西部新城,做大做强中心城区。重点建设曲阜至邹城的东部“孔孟文化轴”和任城到经开区至嘉祥的西部“产业经济轴”,加快都市区各板块的融合发展。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实行“市县同权”改革。新增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企业3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20家,齐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数量居全省第2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浓度改善,居“2+26”通道城市第2位。治理采煤塌陷地3.8万亩、修复湿地10.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万亩。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9%,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10年来最低。获评全省医养结合先进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