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县 > 菏泽市

史海拾贝丨鲁西南战役的辉煌篇章

发布日期: 2022-04-22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邓小平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在山东省西南部郓城、定陶、曹县、巨野、金乡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史称“鲁西南战役”。此役为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打开了通道,从而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伯承、邓小平在渡黄河前合影

  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和刘伯承、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曲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蕴含其中的战略战术、兵学原则和兵民为本思想,都在当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同时,菏泽人民在此次战役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围歼攻坚的战役范例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战争第一年的伟大胜利,使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一年的军事较量,国民党军队屡遭挫折,被迫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而人民解放军则在战争中得到锻炼,士气极为旺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得到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审时度势,英明决断,抓住胜利的有利时机,不给国民党军以喘息的机会,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略进攻部位选定在战略上最敏感、敌军最薄弱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中央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直趋大别山,以造成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江、驰骋中原之势。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12万大军,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在鄄城临濮集至东阿张秋镇150公里的河面上,从8个地段发起渡河作战。当夜9时,渡河大军万地齐发,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河南岸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宽阔的河面上,各种渡船满载解放军战士杀向对岸。不等渡船靠岸,战士们就跳进水中,涉水冲向河滩,控制滩头阵地后,又持枪高喊杀声,扑向大堤。在解放军突然猛烈打击下,敌河防部队有的闻声而逃,有的被迅速歼灭。当夜,被国民党吹嘘能抵40万大军的黄河天险,被刘邓大军一举突破。

  解放军突破黄河天险,震动了国民党军统帅部。蒋介石仓皇从豫北战场和豫皖苏战场调集三个整编师和一个旅赶来增援,并调来王敬久统一指挥,分左右两路向巨野、定陶推进,企图通过坚守郓城,吸引解放军屯兵城下,然后以右路主力击其侧背,迫使解放军背水作战,或歼其于黄河、运河三角地带,或将其重新逼过黄河。解放军识破了敌军诡计,趁势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鲁西南战役。

  整个战役中,解放军采取“攻其一点,引敌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一面围攻郓城,吸引援敌北上;一面派部队向西南急进百余里,直插敌军纵深,攻取定陶、曹县;又以部分兵力向南猛插到冉堌集、汶上集地区,伏击敌军侧背。7月7日至10日,解放军攻克郓城,歼敌两个旅及一个师部,同时攻下定陶、曹县,全歼定陶守敌和敌左路军一个旅。这样,右路敌军三个整编师就形成了断断续续的长蛇阵,摆在巨野东南、金乡西北的六营集、独山集、羊山集一带。这时,解放军各纵队已腾出手来,遂以远距离奔袭,迅速将敌三个师分割包围。驻独山集敌军慌忙逃向六营集。7月14日,解放军发起六营集战斗,采取“围三阙一”的打法,网开一面,虚留生路,布下一个口袋阵。入夜,解放军由西南猛攻,敌阵大乱,纷纷夺路东逃,进入了预设的“口袋”,三个半旅及两个师部被歼。7月14、15两日,解放军继续攻击困守在羊山集的敌军六十六师。之后,解放军趁敌援兵主力尚未靠拢之机,首先歼灭了金乡来援之敌。27日,对负隅顽抗的守敌发起总攻,一昼夜激战全歼敌军。为纪念羊山集战斗的胜利,刘伯承司令员挥笔写下《记羊山集战斗》诗一首:“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刘邓大军经过28天的连续作战,先后歼灭国民党军四个整编师和九个半旅共6万余人,并俘获敌军一批高级军官。7月29日,中共中央通令嘉奖刘邓大军;8月2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题为《祝鲁西南大捷》的社论中称:“鲁西南的胜利,为攻坚战树立了光辉的范例。”鲁西南战役的重大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伟大实践。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运用合理战术打攻坚战等,都被我解放军运用得出神入化,为后来的更大胜利提供了借鉴。鲁西南战役的胜利,引发了全国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1947年7月至9月间,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报送单位:菏泽市政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