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简史 > 改革开放简史 >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发布日期: 2022-04-16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党的十二大后,党中央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继续巩固农村改革成果、加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其他领域的改革也随之迈出新的步伐。在各方面改革陆续推进过程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共同推进、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焕发了农村的活力。但滞后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成为横在城乡之间的鸿沟。当时,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出现有的农民把《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剪下来,贴在扁担上,作为“合法”售卖劳动成果依据的现象。这表明,农村改革迫切需要继续深化,向纵深推进。

  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名助力。1983年1月2日,党中央“一号文件”把各地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式统称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文件将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义为“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这个文件统一了党内外对农村改革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12日,邓小平同中央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到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7年,全国约有1.8亿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破除制约农村改革的体制禁锢。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广,人民公社体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作出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普遍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等规定。198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根据宪法规定,在农村设立乡政府。乡(镇)政府的建立,是农村体制的重大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到1985年6月,全国5.6万多个人民公社改建为9.2万多个乡(镇)人民政府,全国54万多个生产大队改建为82万多个村民委员会。

  改革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农村商品市场的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生产全面增长,主要农产品供应紧缺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改革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改革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1985年,我国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其中,粮食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生猪、水产品和供应大中城市、工矿区的蔬菜,逐步取消派购,自由上市、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其他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分品种、分地区逐步放开。198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

  截至1985年6月,原实行统购或派购的粮食、棉花、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39种农副产品,除个别品种外,已先后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国家计划按合同收购的1500多亿斤粮食和8500万担棉花,基本落实到农户或生产单位;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开了猪肉销售价格,大中城市的蔬菜价格也已全部或部分放开。改革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亿万农民有了更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和选择权,开始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

  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收入大幅度提高,创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到1983年,全国农民合资经营的社队企业达50多万家。198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转发《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指出乡镇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要和国营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到1750多万家,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新了农民观念,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活力。

  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城市企业已有100多万家、职工达8000多万人,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0%以上。城市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发挥,关系我国经济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能否根本好转,关系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党中央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当时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为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因而,增强企业特别是增强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确立国家和国营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发展商品经济。全会提出,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

  运用价值规律。全会强调,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则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

  建立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企业。全会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提出制定全面改革蓝图、加快改革步伐、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等重大任务。全会针对长期以来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观念,提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有权安排自己的产供销活动,有权拥有和支配自留资金,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有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本企业产品的价格,强调要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全新认识,在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上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深入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指导。

  这个文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邓小平认为,全会“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再次谈道,“去年,中央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

  深化国营企业改革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过程中,中央加大了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的探索力度。以“利改税”、“拨改贷”、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为标志,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为切入点,国营企业进入了改革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营企业改革的方针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与利益分配关系,在企业内部建立经济责任制,为此各地先后实行“放权让利”“利润包干”等举措。但“利润包干”在实际中存在“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现象,国家财政收入稳定性也难以得到有力保障。

  “利改税”的目标是使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同条条或块块脱钩,由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确定利益分配的做法,改为不分隶属关系统一依法向中央和地方缴纳不同税收的办法,以便把企业应有的经营管理权真正交给企业。1980年至1981年底,湖北、广西、上海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6家国营企业进行“利改税”试点。1983年,国务院决定停止以利润分成为主的经济责任制,全面实行“利改税”。

  在探索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过程中,国家尝试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为贷款,简称为“拨改贷”。1979年,“拨改贷”首先在北京、上海、广东3个省市及纺织、轻工、旅游等行业进行试点。1980年,国家扩大了“拨改贷”的范围,规定凡是实行独立核算、有还贷能力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拨改贷”改革。1985年1月起,“拨改贷”在全国各行业全面推行。

  为搞活国营企业,增强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国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国营企业留利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3.7%上升到40%以上(扣除各种税费,实际留利约为20%)。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财政税收、金融、商业、劳动工资等配套措施方面也有不同程度进展。

  国家在地方试点基础上,探索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开始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1984年,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面对音响设备市场需求增加、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的情况,提出搞股份制、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的设想,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成功发行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其中35%由法人认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

  1986年12月,国务院印发《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明确各地可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此后,股份制试点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3700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其中有92家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上迈出了一大步。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科技与教育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强调,发展战略规划,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邓小平曾诙谐地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农民把科技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亲兄弟,称他们是‘财神爷’”。

  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邓小平强调,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他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他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改革就是要创造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同月,党中央颁布的《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经费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目标任务,吹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

  1985年5月,为顺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交了《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因其中引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因而也被称为“星火计划”。1986年初,国家正式批准实施这项计划,截至1995年底,全国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66736项,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建议积极跟踪研究国际战略性高技术发展。邓小平十分重视,明确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一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个高技术发展计划。从此,我国高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联合攻关,取得了丰硕科技成果。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家在改革科技体制的同时,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1983年10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1985年5月,党中央颁布《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办法;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改革等。《决定》的颁布及实施,标志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从1985年开始,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计划分配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制度。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制度。1987年6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方针政策等。

  在改革过程中,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教育体制改革激发了地方和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的发展,是邓小平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1984年2月,他强调,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讨论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办好经济特区、搞好海南岛开发建设的问题。5月,《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印发,正式确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决定实行以下政策和措施: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增加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可以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可以参照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等。这是我国发挥沿海港口城市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对促进这些城市发展乃至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成立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扩大海南的自主权限。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海南设省及把海南岛设立为经济特区,体现了党中央加快改革开放的魄力和决心。

  1984年11月,国务院在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报告,提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应当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上海、广东应当发挥对内对外辐射两个扇面作用,在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中起枢纽作用,建议“开放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而陆续开放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北起大连港、南至北海市,构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地带”。

  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同意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和内地扩展对外经济联系的窗口。

  至此,我国初步形成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构成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覆盖两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沿海对外开放地区。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来源 :《改革开放简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