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简史 > 改革开放简史 >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经受住多种考验

发布日期: 2022-04-16 

  历史的长河,时而浪涛汹涌,时而静水流深。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受住多种严峻考验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动力愈加强劲。

  经受住政治风波考验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把中国搞乱,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煽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最终酿成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坚决有力的支持下,依靠人民果断平息了这场风波。

  政治风波的发生,促使党更加冷静地思考过去、现实和未来。1989年6月9日,邓小平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高度关注的中国向哪个方向发展、走哪条道路的根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发展战略的“三部曲”没有错;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没有错。邓小平认为,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为政治风波后中国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政治风波暴露了党中央领导层中存在的问题。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次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标志着党在关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决、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一手抓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一手抓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国家政治局面迅速趋向稳定,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思想战线出现新的转机。

  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情况下,1989年9月,邓小平向中央政治局正式提出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邓小平的这一请求,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经过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新老交替,这对于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成功打破西方制裁

  树欲静而风不止。当中国政局稳定下来的时候,国际局势接连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出现重大变故。1989年以后,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长期执政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速度之快、程度之激烈,出乎人们的预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一时间,“社会主义失败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等论调大行其道,敌对势力狂妄预言中国也将会重蹈苏东覆辙。

  苏东剧变后,邓小平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我们的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根据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党中央秉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成功地顶住了逆流,扭转了局面,争取了主动,坚定地捍卫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风波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机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和经济“制裁”。面对西方国家施加的压力,邓小平强调,绝不能示弱,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要泰然处之,不受他们挑动,唯一的办法是我们自己不乱。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按照邓小平提出的要保持稳定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策略,党中央处变不惊、妥善应对。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明确宣告,任何经济制裁都丝毫不能动摇振兴中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信念。

  中国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坚决的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对美国始终坚持严正立场,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申明中国不怕“制裁”、不怕孤立、绝不让步。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逐渐意识到,孤立中国不利于自身利益。1990年7月,日本率先取消对华“制裁”。随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先后恢复了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接触交流。199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到访北京,中美双方达成有关谅解。到1991年底,中国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关系回到正常轨道。1992年2月,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华“制裁”。1993年11月,江泽民应邀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两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晤,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所谓“制裁”被打破。

  在打破西方“制裁”、改善国际环境的同时,党中央作出了开发上海浦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策。1989年6月,邓小平强调:“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改革开放。”1990年4月12日,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提交的上海浦东开发方案。18日,李鹏在上海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上海浦东,向国内外发出了继续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此后,上海浦东很快成为外商洽谈投资热土。到1991年8月,浦东的“三资”企业已从37家激增至135家。开发浦东,也掀起了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热潮,许多外商在长江流域寻求合作机会,为下一步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和西方国家“制裁”的双重挑战面前,社会主义中国不仅没有被孤立,相反,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坚定地朝着全方位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了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价格问题始终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点改革领域。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两种价格,即政府决定的计划价格和市场机制决定的市场价格。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国家价格管理部门开始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国营企业在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后的超产部分,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出售。

  由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一般比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低很多,这部分通过市场价格供应的生产资料在满足乡镇企业、个体经济和外资企业需求的同时,也引起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尤其是在法制不健全和经济体制急剧变动的情况下,还滋生出腐败现象。1987年,被称为“过五关斩六将”的副食品价格改革,引发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8月,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进一步刺激了当时通货膨胀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出现了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和部分乡村的抢购风潮。

  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重大决策。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坚持改革开放总方向的前提下,把1989年和1990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者更长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

  治理整顿大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调整结构的同时,以启动市场、争取经济适度发展为治理整顿重点。第二步是从1990年第四季度起,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以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到1990年底,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农业喜获丰收,主要比例关系有所调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整个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18872.9亿元,比上年增长3.9%;国民总收入189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1991年4月,国务院发布《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调整粮油统销价格的决定》,从当年5月1日起,适当提高粮油统销价格,为后来取消凭票定量供应粮油、实行敞开供应创造了良好条件。

  治理整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法治保障。1991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认为,经过3年努力,整个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增长速度,经济秩序也有比较明显改善,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清理三角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世纪90年代初,“三角债”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三角债”的成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建设项目超概算严重,当年投资计划安排不足和自筹资金不落实,造成严重的固定资产投资缺口,造成对生产部门货款和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大量拖欠。二是企业亏损严重,挤占了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剧了相互拖欠。三是企业产品不适销对路或根本无销路,产品积压,产成品资金上升,形成“投入-产出-积压-拖欠-再投入-再产出-再积压-再拖欠”的恶性循环。此外,商品交易秩序紊乱、结算纪律松弛、信用观念淡薄,也加剧了“三角债”问题。

  1990年3月,国务院发出《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清理“三角债”作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1990年七八月间,国务院召开全国生产工作会议,宣布清理“三角债”进入攻坚阶段。会后,国务院发布《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在全国范围内清理企业拖欠货款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把清理“三角债”作为下半年促进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重要措施之一。199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继续组织清理“三角债”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整顿社会信用秩序,防止前清后欠。6月,国务院就清理“三角债”工作明确了五条指导意见:抓紧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重视推销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清理“三角债”为突破口;堵住基本建设投资的缺口;考虑对长期产品积压的企业进行必要限制。

  根据国务院要求,清理工作探索了一些有效办法:争取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视;准备工作迅速、扎实;改进清欠方法,先试点后推开;找准形成拖欠的主要源头;加大资金、压贷挂钩等清欠配套措施;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对“三角债”问题严重的企业,要求进行必要的停产、限产。到1991年底,清理“三角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银根放松,“三角债”问题已不再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三角债”问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摩擦和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这个时期的“三角债”清理工作思路,经历了从清欠到清欠与防欠相结合,再到防欠为主的转变。清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触及经济深层次问题,而且达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广泛共识。

  重要历史关头一锤定音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外有压力,内有隐忧,特别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姓“社”姓“资”问题引发激烈争论,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成为制约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瓶颈。

  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提出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明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要靠法制和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提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2年2月,党中央将谈话要点作为中央文件下发,并就全党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在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贯彻南方谈话精神,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1992年3月,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认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不仅对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了一个深刻准确的历史评价:“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分两步走、在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提出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来源 :《改革开放简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