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 > 馆员论坛 > 高培芬

太古回声——漫“弹”古琴的前世今生

高培芬

  世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琴坛也有“半曲平沙走天下”之说。古琴几千年来伴随着人类生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如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以琴表达爱情,嵇康面临死亡还操一曲《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以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这些与古琴有关的故事都为人们千古传颂。

  今天的讲座我想与大家共同交流切磋,通过“古琴的前世今生”这个题目来回顾古琴的历史和发展演变,还原古琴的真实面貌,以史为鉴,融古开今,让这门古老艺术可以在新时代继续健康、茁壮的自然生长。

  一、古琴的名称、发源历史、社会功能

  咱们先从古琴的名字说起。古琴原本不姓“古”,据史书考证古琴在民国以前叫“琴”或“七弦琴”,民国时才加了“古”字称古琴。现代有些古琴出版书籍讲古琴简称琴,是错误的,它不是简称,它本来全称就叫“琴”。

  真正起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在古代的命名方式与琴同理,都只用一个单字,如:笙、管、笛、箫、埙、篪、钟、磬、锣、镲、鼓、钹、瑟、筝等。而其他不是单字命名的乐器如:琵琶、二胡、唢呐等就不是纯种的中国乐器了,而是外来乐器,后经演变发展成为中国化的民族乐器。

  古琴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了,但它不是中国最早的乐器。有人把古琴讲作最早的乐器,认为最早的就是最好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中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1986年发现的河南贾湖骨笛距今约九千年了,是用仙鹤翅骨制作的七孔骨笛,单管、单音,表现力较为单调。而古琴虽不是最老,却是中国乐器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乐器。它有三种音色:

  即:散音(空弦音)、泛音、走手音(按滑音)。

  古琴的音域很宽广,它有四个八度又一个大二度。古琴有245个音位,包括7个散音(也就是空弦音),91个泛音,147个按滑音,比西方乐器之王钢琴黑白键全加起来的88个音位多得多。我在巴黎举行古琴音乐会时有法国音乐专家提问古琴有多少个音位,我讲后他感觉很不可思议。

  古琴遗留下的古曲目有三千多首,且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的、表现山水的、表现历史故事的、表现战争的等等。所以说古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独有的。它的代表性还可以从出土的甲骨文中体现出来。甲骨文专家罗振玉考证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的“乐”字: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从字形分析“乐”字为“上丝下木”、“以丝附木弄声”,这说明古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中音乐的总体形象。

  下面我们说说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古琴的起源考据。

  古代传说古琴为神农氏所创,或传说为伏羲所做,但仅是传说而已,没有真凭实据。据《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说明虞舜时期发明了古琴,且是五条弦的古琴。历史上著名学者司马迁、王充、阮籍、朱熹等人皆肯定古琴为虞舜所创的观点。但也有人反对,说五弦琴不是古琴,是另外一种乐器,依据是:古琴是七条弦,而不是五条弦。这两个观点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最终结论。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事物都会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古琴也不例外,只是苦于没有直接证据来证明。我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舜作曲的《南熏歌》、《思亲操》、《卿云歌》、《历山吟》等琴曲并打谱。结果事实证明,这些琴曲都是只使用了五条弦完成的。这就充分说明舜发明的五弦琴就是最早的古琴。后来古琴发展到汉代又增加了两条弦,就是我们常讲的周文王与周武王各加的一条弦,所以历史上古琴也叫“文武七弦琴”。七条弦的古琴解决了旋宫转调的需要,从此完美定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之后再也没改变。后来有人尝试发明九弦琴甚至欧宝体育APP下载_欧宝体育平台-在线官网弦,但都不科学、不实用,所以没推广开,至今依然是七条弦。

  上面讲了古琴的名称与产生年代,下面说一下古琴的社会功能。古琴是一件乐器,但它超越了一般乐器的作用,在传统文化生活中,已经升华为高雅艺术的代表,民族精神的象征,既是文明教养的产物,又是高雅格调的标志,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古琴是广大文人修心养性的一件必备的工具,在历代的文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自古就有“士无故不撤琴瑟”的传统,对文人描述都是“左琴右书”,且把琴列入文人四宝“琴、棋、书、画”之首。弹琴可以陶冶性情、释怀伸志、培养品德,其音乐受到儒、道、佛家思想的影响“重意不重形”,理想与情操皆可寄托于琴音表达出来。在孔子的教育中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乐代表古琴,被放在第二位的重要位置。古琴文化在历代所普及的层面都很广泛,上到帝王贵族,下到百姓士庶,有的地区竟然达到了“家弦户诵”的程度。古琴文化既包容了诸子百家的精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具体的人文活动。

  那么古琴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这与它的内在精神及风格特点是分不开的。嵇康讲:“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音量虽不大,但音色丰富多变,且富于韵味,常适合于文人以自娱为主的内向性活动。因此有一个说法说古琴是弹给自己听的,在一些古画中也常能看到描绘在深山独自弹琴的画面,或携琴访友一些题材,颇有意境。所以古时有些政治家把古琴音乐说成“治世之音”。与琴有关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历代文学家、政治家甚至帝王都写了很多与琴有关的诗词歌赋。古人认为通过琴曲的潜移默化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消除非分之想,进而防止了腐败、越轨等行为,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理想由此可以实现。

  古琴除音乐独特,其乐器本身就是一件优美的工艺品,它身集历代工艺、书法、篆刻之大成,每张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琴腹琴背都有题跋的篆刻。文人的琴铭常刻有“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朱熹),“中和之正性”强调道德修养,中和之道是艺术创作的审美要求,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众多琴人将“中和”两字刻于琴背、印于琴谱,时时处处以此要求自己,“中和之道”成为文人一面精神上的旗帜。根据儒学的中和之道,还总结出清、微、淡、远的审美原则,这四个字道出了古琴文化的精神,里面既有古琴技法也有对琴人的修养要求。“清”要求取音准确、指法洁净、节奏清楚、章句分明。“微”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细微处见功夫。“淡”要求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留有余地、含蓄蕴藉。“远”要求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富于想象、耐人寻味。这四个条件相辅相成,“清微”重在技艺,强调精确,“淡远”重在修养,强调情趣,两者兼顾。

  二、古琴的演奏形式及欣赏

  下面我们来谈谈古琴的演奏形式。古琴可以独奏,还可以和箫、埙等乐器合奏,还可以结合唱,成为琴歌。

  古人弹琴前须焚香、净面、更衣,制造一个安静、素雅的场面。古琴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属非直观欣赏的形式,需通过古琴旋律为中介依靠想象与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美感,不像绘画、电影具有直观性。听琴不只是“悦耳”,最重要的是使人“移情”,所谓“弹琴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就是这个意思。钟子期听琴后的理解与伯牙结为知音就是“移情”的效果。弹者、听者一同移情归正,这也是传统古琴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常规琴曲结构都是按:起、承、转、合陈述的,即:开头是散音,也就是空弦弹奏,紧接是泛音开始,接下去“入调”也就是展开琴曲旋律,再往后就是“复起”,重复发展,最后“慢泛”结束。知道了这个琴曲的一般结构后,就可以欣赏琴曲的:“音、节、物、体”。

  所谓“音”就是音色。古琴音色松、透、圆、润,丰富多彩,要欣赏其散音、泛音、按音之间不同音色的对比变化和趣味;“节”就是节奏韵味,在演奏中能分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去品赏体味;“物”即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或“主题”,每首琴曲必有鲜明曲名来点题,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体”即“曲体”或“曲式”,古琴曲分为大曲、小曲。小曲二三段不成章,大曲五六段以上,往往多有不同的段落,段落间常各有小标题,可使一曲前后呼应,主题再现,尽缠绵之极致。

      

        2018年高培芬在讲座中讲解古琴的“减字谱”
 

  三、古琴的专用谱“减字谱”与“打谱”

  古琴的另一魅力在于拥有自己的专用谱,即“减字谱”,这在全世界的乐器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说“减字谱”先得讲讲古琴最早的“文字谱”。“文字谱”是唐代以前用的古琴谱,是用繁琐的文字以竖写方式说明左右手指法的一种琴谱。由于这种文字谱太麻烦,不适宜直接取音弹奏,所以唐代后就淘汰不用了。唐代晚期由山东人曹柔发明了“减字谱”,它是取文字谱汉字方块字型及文字偏旁部首,即汉字的某一笔划,再加数字进行组合排列成为似字非字的新“字”。因为它是在“文字谱”的基础上进行减笔组成的,所以叫“减字谱”。《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你在看天书吗?指的就是古琴的减字谱。减字谱中包括左右手指法,其中右手的指法有八种,左手的基本指法有四种。

  但由于减字谱只标记了左右手指法弦位,没有明确的节奏识别,导致我国遗存的150多种不同版本的3000余首古琴减字谱至今只有100余首能够演奏,这实在是音乐界的一大遗憾。要想使众多的琴曲复活必须“打谱”。打谱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琴曲划分出合理的节奏,使其再现原曲的真实面貌。打谱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艰辛工程,琴坛曾有“大谱三年,小谱三个月”之说。为了恢复古曲原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研究与该谱相关的史料,对作曲者生平经历深入了解;二是认真阅读该曲的标题、歌词,把握时代风格;三是对原始减字谱进行深入的分析、消化和理解,做到对该曲的艺术风格、结构、调式、调性心中有数,继而找出该曲的核心框架、特色、韵味,深入揣摩其意境;四是经过千百遍的弹奏、修改、激发灵感,最后定节奏、记谱,最终确定琴曲的音乐形象。可以说,打谱的过程与结果,是与琴人的个人气质、艺术修养、琴学造诣以及琴派师承风格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琴人的不同个性、阅历和对琴曲的不同理解,才造就了古琴音乐的缤纷绚烂。

  经过二十多年的打谱,我终于成功打出十五首琴曲,于2013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了《高培芬古琴打谱集》。该打谱集所包含的曲目不仅有令孔子听后“三月不知肉味”的、失传千年的全本《韶》乐,还有令大诗人白居易听后盛赞“琴中古曲是幽兰”的、唐之前唯一用文字记谱的《碣石调·幽兰》,以及虞舜所作有记载的全部古曲。所打之谱不敢说是完全恢复琴曲“原貌”,但所打的每一首谱子都包含着艰辛和愉悦,力求接近“原貌”,用古人所说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形容亦不为过。


上世纪70年代青年高培芬练习古琴。

  四、古琴的今生

  古琴进入到现代,由于众所周知的时代原因逐渐被淡忘,一度曾濒临灭绝。我六十年代学琴,那时全国、全省已很少有人弹古琴。到了七、八十年代,山东几乎无人弹琴。1984年我成立文革后山东第一个琴社“山东古琴社”,历年来举办多期古琴传习班和古琴专场音乐会及讲座,并在大学、中学开设古琴课,情况终于有所好转。但不弹琴的人依然对古琴知之甚少,大部分都是琴、筝不分,把古筝当做古琴。电影、电视剧中弹的古琴大多是用模型做的“四不像”,而且配的都是古筝的声音;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电影、电视剧都把古琴在桌子上放反、反着弹,说明人们对古琴很不了解。


2013年高培芬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政协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古琴家身份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

  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之后又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时间古琴好像迎来了春天,改变了长期冷清孤寂的状态,从书斋走向了社会,“大热”起来。学习古琴的人多了,知音也多了,是个好事,但也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各地各种名目的琴社、琴馆、培训班、大师班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各种“大师”、“嫡传”纷纷登场。这里面鱼龙混杂,有些刚学了没几天琴甚至连谱都不识就敢开班授课。还有些人借着“弘扬国学”的噱头搞形式主义,宣传变了味,把古琴神秘化、宗教化,或装神弄鬼、无病呻吟,掩盖了古琴真正的艺术趣味和社会价值。

  作为一名传承古琴近五十年的传承人,这些乱象使我痛心,也让我为如何能让后代学习、享受到真正的古琴艺术而操心。作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曾先后提交多个提案,防止非遗造假,并将古琴写进教科书,让每一个中国学生都知道古琴,就像知道长城、兵马俑一样。只有当人们对古琴越来越了解、信息越来越透明,才能具备甄别的眼睛,保护真正的古琴艺术免受假冒伪劣的伤害。当然我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希望在座的各位有识之士一起帮助我把古琴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后辈能继续聆听这来自几千年前的太古回声。

友情链接: